道哥说车 撰稿:听风吟 审稿:侃二姐 编辑:萧萧 【文/道哥说车 听风吟】今年7月,吉利旗下的星纪时代与魅族科技在杭州举行战略投资签约仪式,正式宣布星纪时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按照当时的说法,双方将携手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融合体验的核心产品。 但魅族科技既然开始姓“吉”,业务进行转型是必然的,并且在消费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态融合势在必行的趋势下,未来智能汽车和智能手机互相融合的产品形态也几乎是可以遇见的。只是姓“吉”的魅族科技似乎业务不止包含了车机、人机交互等与汽车相关的业务板块,更可能包括了“造车”。 日前,魅族科技在某招聘网站上更新了一些涉及汽车整车制造的岗位需求,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销售顾问、汽车向媒介公关、高级智能座舱测试工程师、车载系统产品经理,机械结构工程师以及底盘电控工程师等职位。要知道,这些职位已经不止涉及魅族科技消费电子业务以及在姓“吉”后可能涉及的智能座舱业务,更有如机械结构工程师以及底盘电控工程师等等与整车制造息息相关的职位。 深挖洞,广积粮 魅族竟未打算全盘服务吉利? 自被吉利汽车星纪时代收购之后,魅族科技就开始不断在“汽车”相关领域耍存在感,据悉,魅族科技申请了多项与车辆相关的专利,包括自动清洁车身、人脸识别开启后备箱、自动清洁车身灰尘、车辆摄像头可视频通信等。可以明显感觉到,魅族正在汽车领域“深挖洞,广积粮”,只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魅族科技可能并未准备全盘服务吉利。 从魅族科技招聘的岗位来看,魅族科技招聘高级智能座舱测试工程师、车载系统产品经理等职位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这与魅族科技本来的业务就相关,并且能够让魅族科技在消费电子上积累的技术等应用于汽车产品,从而达到手机与汽车的生态融合。但其他职位的招聘,就似乎没有这么简单了。 新能源汽车销售顾问、汽车向媒介公关已经涉及到了汽车的销售以及品牌营销层面,机械结构工程师以及底盘电控工程师等职位则涉及到了整车制造环节。值得一提的是,就底盘电控工程师这一职位而言,魅族科技要求主要工作职责是分析底盘电控产品、协助硬件和算法工程师完成相关工作、持续收集底盘相关前沿技术资料等等,并要求应聘员工拥有3到5年及以上的整车制造汽车工作经验。 似乎魅族科技正有意向着“整车制造业”进发。据报道,魅族科技对此的回应是,公司确实在储备汽车领域相关人才,而对于魅族准备造车的猜测,魅族暂无回应。 消费电子企业造车不新鲜 但魅族或许另有他用? 风头正盛的智能电车领域正在吸引大量其他领域的“王者”前来分一杯羹,就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来说,像苹果、OPPO、华为、小米等智能手机厂商,在近几年中不断曝光造车的相关消息,甚至逼的不想造车的企业几次发布声明。不过,也的确有相关厂商决心踏足造车,并打算做出一些成绩,比如在小米宣布造车后,董事长雷军已经多次“声泪俱下”的为小米造车擂鼓助威。 如此看来,魅族科技加入造车大军似乎也并无不可。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与汽车的智能座舱的相关性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之下,在智能手机方面有经验的企业造车未必不会带来新的惊喜。当然,目前智能手机厂商跨界智能电车领域的厂商都处于准备阶段,即使是风声最大的小米也没有太多进展,只有华为凭借“帮车企造好车”的理念混的风生水起。 那么魅族科技更有可能亲自下场还是“帮车企造好车”呢?魅族科技被收购之际,星纪时代副董事长、魅族科技董事长沈子瑜曾大概透露过,魅族科技、星纪时代的一些重点业务发展方向,其曾表示,“未来,星纪时代和魅族两个品牌的产品都会围绕Flyme操作系统,并学习苹果的Carplay操作系统,将手机上的体验赋能到智能车机上,包括赋能到其他终端上,实现多终端、全场景的融合体验目标”。 而事实上,Flyme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口碑却是一直都不错,尤其是系统交互方面,为各家厂商都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作为“帮车企造好车”的工具出现,非常符合魅族科技或者说Flyme的身份。 说起来,魅族科技造车或许听起来比任何一家跨界造车企业都更加靠谱,毕竟这已经是一家姓“吉”的公司了,有吉利汽车为其兜底,造车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不过,魅族科技真的会亲自下场造车吗?如此以来,吉利可就不是收购了一个手机制造商,更收购了一个汽车制造商,甚至自带品牌光环的汽车制造商。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低代码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开平便民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