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母、以及我们父母的上一辈,对于物品的珍惜程度都远高于我们这一辈,我们不了解家里为什么要堆积那么无用的东西,让房间变的难以收拾,脏乱差,就想动手收拾把无用的东西扔出去,而父母是非常舍不得,进而产生过冲突。 当看到“物尽其用”这个展的时候,终于理解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对于物品的执著,这不光是旧物,每件物品上都是过往的记忆,经历过物资匮乏的时代,才知道物品的珍惜。 艺术家宋东,把母亲囤积的上万件物品一件件整理出来,办成了展览,意外爆火。 这次展览让更多人理解了父母囤积的习惯,也让囤积了一辈子的母亲能够骄傲的说出“留着还是有用吧!”这是母亲得到真正的认可之后的自信,也是两代人真正的和解。 母亲湘源,对于她上万件的物品,如数家珍,所有的物品的故事都能娓娓道来。 的安全感,而不再把自己紧紧包裹起来。 赵湘源,1938年出生在湖南,12岁跟随父母去了北京,父亲是军官,一直在15岁之前,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之后随着家庭的变故,需要靠母亲一个人撑起整个家庭,懂事的湘源就开始去做包糖工,一斤糖挣2分钱,从早到晚,家里的一针一线就是这样一点点买来的。 物质匮乏伴随了湘源的少年和青年,让节俭的习惯伴随了湘源的一生。 无论是用完的牙膏皮还好,喝完饮料的盖子,湘源都不舍得丢弃,所有的物品都是有着湘源的记忆。 这只蓝色的搪瓷碗是妈妈买给湘源的,因为那个年代,这个颜色并不常见,所以妈妈说这个碗要等湘源上大学才能用。等到湘源真的考上了大学,湘源,每天都端着这个碗每天去食堂吃饭。但妈妈过世之后,湘源就再也没有用过这只碗了。 囤积的物品里也有着湘源对儿女的爱,这是湘源囤积的肥皂,就是担心儿女结婚后,没有肥皂洗衣服,但是后来有了洗衣机,肥皂就失去了用场。 2009年,因为想解救一只被卡在树枝上的喜鹊,湘源从梯子上跌了下来,鸟儿得救了,湘源却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上海宣传册设计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开平便民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