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化蓄电池 “我今天好不容易拿一个小厂offer,你告诉我是不体面的,它凭什么不体面,它是我挣来的。求求你们,做个人吧!” 厦门大学一光学硕士在年级大会上直接破防,开麦怒怼辅导员和学院书记,求他们做个人,不要再给学生压力了,不要再说“要去大厂,去小厂不体面”这种话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名学生的一番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其就业压力并非个例,而是近几年大家的普遍感受,毕业生找到满意工作的难度越来越高,有些专业甚至毕业即失业,不得不考虑再学习转行。 而且硕士相比本科生,其沉没成本更高,大学几年的沉淀和资源都在某一领域,如果找不到对口工作,其转行难度比本科生高太多。 一是心理门槛,其次是黄金学习时间已过,所以,面临同样的就业难度,学历越高,其承受的心理压力越大。 有网友说,辅导员就是就业失败回来的,没必要和辅导员吵。 其实不然,除了少数兼职辅导员,大部分走的本来就是行政路线,专业能力要求自然不高,而且在当下如此卷的环境下,不少高校对辅导员这一职位的专业能力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迟早有一天得卷到博士。 其次,不管就业压力多大,学院书记和辅导员的口号式动员都是符合学校利益的,就像官媒报道80岁老人摆摊创业一样,大家心里明白就好,没必要和他们较真,因为核心利益本就不同。 这一切的本质原因是我国的教育现在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其负责的都不是学生的具体利益,而是一个数据,所以资源错配是很常见的事。 对应到高校这一体制,不管是辅导员还是学院书记,他们是对上负责,要完成的是就业率这一数据好看,所以才出现了”假三方“这么荒诞的事情,所以才出现了学生找不到工作,领导还在那儿说小厂不体面这种屁话。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的教育系统,为什么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陡增呢?应该是还有别的因素…… 1、高校剧烈扩招 我国高校20年来一直在扩招,但近几年可以说是剧烈扩招,比如2020年录取研究生人数111万人,而2016年这一数字只有59万,四年时间,接近翻番,有专家预测,明年考研人数甚至会突破500万,估计到时候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只能继续扩招。 2、各行各业都已接近天花板 二十年前的制造业,十年前的互联网,伴随着发展的各类服务业,很多领域在中国都是新鲜玩意,需要大量新人开疆拓土,每年的毕业生甚至都不够用。 但经过高速发展,如今各行各业都已饱和,有些领域甚至还需要裁员,在高新技术发展起来前,蛋糕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即使有些公司不断淘汰”40岁老人“,释放的岗位比起千万毕业生,仍旧是杯水车薪。 3、人为打压 关于补课和游戏产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今天先按下不表,但客观事实就是教培和游戏产业可以吸纳几百万的就业人员,当打压这些行业后,其从业人员只能去其他领域卷。 除了教培和游戏,其实不少行业的发展客观上远没有到达天花板,比如线上打车、影视等,对比一下国外就知道,这些行业至少还有三四成的空间没有被释放,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还有大量就业岗位被人为消灭。 4、不能明说的原因 这一原因到底是天灾还是人为,可能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对经济造成的影响远比我们看到的还要大。 不管是生产还是交易,都受到了巨大影响,期间多少小公司破产倒闭,要知道我国70%的工作岗位都是来源于私企,这些失业人员其工作经验比毕业生丰富,意味着什么,你懂得! 除了生产和交易,其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严重影响了资本家的投资,不管是阿里还是腾讯,其账上的现金一直在增加,是没有好项目吗?并不是,而是对未来预期比较悲观,不敢投资,也就无法增加就业岗位。 这样下去,我国的生育率还怎么拯救?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开平便民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